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学校全体教职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提高干部队伍管理能力和水平,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师资干部队伍,持续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和年度重点工作,锚定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教育引导教职员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常学常新、学用结合,贯彻落实学校“1368”方略,推进“六个交院”建设,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针对不同岗位序列教职工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开展具备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培训,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培训目标
通过集中培训、集体学习,突出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以不断提升教职工整体素质和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增强学校教职员工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管理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促进交流融合,激发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进一步强化交流合作,为推动事业发展凝聚合力。
三、培训对象和时间
1、培训对象:全体教职员工,包括专任教师、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辅导员、新入职教职工、后勤服务人员(含餐饮、保洁、后勤管理人员)、保安员、宿舍管理员等。
2、培训时间:暑假期间(6月底——7月初,每一类别人员培训时间3——7天)。
四、培训方式
专题辅导与学习研讨相结合,集“理论学习、经验总结、相互交流、研究工作”于一体。授课方式根据课程特点和培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增强培训效果。
五、培训职责分工
培训工作由组织人事部(教师发展中心)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具体负责,根据具体职责分别开展培训。
主要工作职责分工如下:
1、组织人事部(教师发展中心)牵头负责总体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工作的全面协调,各个专门培训方案的审核。
2、组织人事部(教师发展中心)牵头负责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新入职教职工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培训活动组织实施工作。
3、组织人事部(教师发展中心)牵头,组织科级及以上干部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活动组织实施工作,此培训充分利用举办沿黄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论坛的机会,协调组织科级及以上干部参加论坛。
4、教务处牵头、二级学院协同,负责制定专任教师磨课、培训方案,具体负责专任教师的磨课和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5、学生处牵头,二级学院配合,负责辅导员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
6、保卫处、学生处负责保安员、宿舍管理员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
7、后勤与资产处负责后勤服务人员(含餐饮、保洁、商业从业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
8、学生骨干(干部)的培训由校团委根据学校总体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
六、培训内容和形式
(一)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培训重点内容
1、战略视野与领导力: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形势分析、政策解读;大学治理现代化、领导科学与艺术、决策力与执行力提升、团队建设与激励。
2、学科建设与核心竞争力: 硕士点申报政策解读、培育策略与路径、学科评估与建设经验。
3、人工智能与管理变革:AI在高校管理、服务、决策中的应用场景与潜力,数据驱动管理。
4、纪律教育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廉洁自律准则、风险防控警示教育。
5、 应急管理与舆情应对: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与演练。
主要形式:高端讲座、专题研讨(分小组)、案例分析、经验交流(校内外)、实地考察(标杆院校)、廉政教育基地参观、情景模拟演练。
(二)科级及以上干部培训重点内容
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培训充分利用举办沿黄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论坛的机会,协调组织科级及以上干部参加论坛。
(三)专任教师培训重点内容
1、教学能力提升:聚焦“磨课”(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重构、教学难点突破)、混合式教学、探究式学习、课程思政深化、有效教学评价。
2、人工智能(AI)赋能教学:AI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智能备课、辅助评测、个性化学习支持)、AI伦理与风险防范、利用AI优化教学流程与体验,深入探索如何以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和教育治理能力提升。
3、教学研究与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前沿、教学成果奖培育与申报、金课建设经验分享。
4、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论述,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课程建设素养和课程思政水平。
5、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围绕教学方法与策略创新、跨学科教育的实践与挑战、学校文化与育人环境建设等议题。
主要形式: 专题讲座、教学工作坊(分学科/课程组)、授课演练、优秀教学案例观摩与研讨、AI教学工具实操训练、专家指导磨课、教学沙龙等。
(四)辅导员培训重点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新要求、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方法与艺术。
2、人工智能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AI在学生管理(数据预警、精准画像)、心理健康筛查与辅助、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应用探索。
3、学生工作实务技能:围绕辅导员九大职能开展业务培训,重点培训学业指导与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资助育人、党团班建设、安全教育、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4、沟通艺术与育人能力:围绕学生管理实际,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创新育人机制,提升育人质量,加强师生有效沟通、家校协同育人、心理疏导技巧。
5、创业就业工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部署,建设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主要形式:专题报告、技能工作坊(如谈心谈话技巧、危机干预模拟)、案例研讨、经验分享会、AI工具应用体验、团队拓展等。
(五)新入职教职工
1、学校发展历程,发展理念以及1368战略实践与探索。
2、高等教育理论与职业发展,教育家精神培育,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修养与成长发展,培养良好从教心态和心理素质。
3、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学习以学校章程为中心的规章制度体系,重点突出学校教学制度、财务制度、工会制度、科研制度、人事制度等。
4、教育理念及教学、科研技能,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示范课观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应用等。
5、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
主要形式: 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分组)、授课演练观摩、AI教学训练、体能训练等。
(六)后勤服务人员培训重要内容
1、服务理念与意识强化:“师生为本、服务至上”理念再深化,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提升服务温度与师生满意度。
2、岗位专业技能提升:根据具体岗位(维修、绿化、保洁、水电、楼宇管理、资产管理等)进行针对性技能培训、安全操作规程、节能降耗技巧。
主要形式:集中授课、岗位实操演练、服务规范情景模拟、优秀服务标兵经验分享、安全知识讲座与演练(消防、急救)。
(七)餐饮人员培训重点内容
1、服务意识与礼仪: 窗口服务规范、文明用语、微笑服务、应对师生需求的技巧。
2、专业技能提升:烹饪技术(新菜品开发、标准化操作)、营养配餐知识、成本控制。
3、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安全法规、操作规范(个人卫生、餐具消毒、食材储存与加工)、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4、消防安全与应急:厨房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材使用、应急疏散。
主要形式:集中培训、技能比武(如切配、烹饪)、食品安全知识考核、消防实操演练、服务场景模拟。
(八)保安员(宿舍管理员)培训重点核心内容
1、岗位职责与规范: 校园安保制度、门禁管理、巡逻执勤规范、突发事件处置流程。
2、安全防范技能: 消防知识与技能(灭火、疏散)、防暴恐器械使用与演练、治安防范要点。
3、应急处突能力:各类校园突发事件(治安、消防、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的初期响应、控制与报告。
4、文明执勤与服务:执勤礼仪、沟通技巧、服务师生(如问询、指引)。
5、学生公寓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引导、安全巡查要点、突发事件(火灾、疾病等)初期处置与报告流程、与学生有效沟通技巧。
主要形式: 集中授课、队列训练、体能训练、消防/防暴器材实操演练、应急处突模拟演练、案例分析。
(九)学生骨干(干部)的培训内容由校团委研究确定。
七、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学校财务部门安排专项培训经费预算,统筹审批后,各实施部门按预算严格执行。经费主要用于专家课酬、场地设备租赁、资料印制、必要耗材、外聘讲师交通食宿(如需要)等。
2、师资保障。鼓励校内领导专家、优秀教师、管理骨干、业务能手担任讲师。结合实际邀请校外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授课。适当利用在线优质课程资源作为补充。
3、制度保障。严肃考勤制度:严格培训考勤,原则上不得请假。特殊情况需书面申请,经所属部门和牵头部门批准。考勤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参考。
4、考核制度。各牵头部门需设定明确的培训考核方式(如:提交学习心得/教案/报告、参与研讨发言、实操考核、在线测试、满意度测评等)。考核结果作为培训成效评估和后续培训改进依据。
5、激励机制。对培训组织工作突出、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并将所学应用于工作实践,其表现可作为评优评先参考。
6、宣传动员。各牵头部门提前发布培训通知和总体安排,阐明培训意义和要求。各实施单位做好本单位参训人员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确保应训尽训。宣传部门要利用校园网、官微、宣传栏等渠道报道培训动态,营造良好氛围。
7、资源协调。相关管理部门要协调好校内场地、设备(多媒体、网络)等资源的使用。图书与信息中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特别是涉及AI应用的培训)。
八、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部门、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确保培训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明确责任,协同配合。牵头部门负主要责任,协同部门要主动支持,教师发展中心做好统筹协调和服务保障,杜绝推诿扯皮。
3、注重实效,力戒形式。 培训内容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形式要灵活多样,增强互动性和实践性,确保学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4、严格管理,遵守纪律。参训人员要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培训纪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各实施小组要加强管理,保证培训秩序。
5、厉行节约,规范高效。合理使用培训经费,杜绝浪费,确保培训工作规范、高效、廉洁运行。
组织人事部 教师发展中心
2025年6月26日